100分好名网 > 万年历 > 传统节日 >

农历端午节是几月几号

时间: 舒淇 传统节日

说到每年农历几月几日是端午节,想必大家都有一定了解,有人问端午节是农历几月几号,另外,还有人想问端午节是农历几月几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农历端午节是几月几号,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农历端午节是几月几号

端午节农历时间是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祛病防疫的节日, 2113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抱石自投汨罗江 5261身死,又成为华人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端午节自古便有食粽、饮雄黄久不息。 4102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汉字文化圈国家以及世界各地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653名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午节传统习俗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_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传于世。

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端午节三倍工资是哪一天呢

2023端午节的三倍工资是农历端午节当天。

法定节假日:按不低于员工本人按上一个月的平均日工资或小时工资的300%另行支付加班工资

公休日:按不低于员工本人按上一个月的平均日工资或小时工资的200%另行支付加班工资

按照标准,6月22日当天应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300%支付加班工资,不得以调休等方式代替。

6月23日和6月24日是休息日,在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加班的用人单位,可以给劳动者安排补休,可不支付加班工资,如果不给补休,则应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200%支付加班工资。

在这三天上班的劳动者视为加班,日工资按平均每月计薪天数21.75天折算,小时工资在日工资基础上除以8小时。

节假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300%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

第一个,春秋介子推(?—公元前636年)

东汉蔡邕《琴操》中记载,五月初五纪念介子推。蔡邕描述了一段话,大意是:晋国重耳与介子推,流亡在外19年,介子推曾割大腿上的肉,给重耳充饥。后来重耳回国登基了,但却忘了封赏介子推。

为此,介子推有些怨气,写了篇《龙蛇之歌》感悟晋文公,随后就背着母亲躲在山中了。重耳多次呼唤,介子推拒不下山。后来重耳放火烧山,逼介子推下山。没想到,介子推和母亲被烧死在山中。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五月初五不得生火,只吃寒食,粽子是寒食的一种。由此,后人认为端午节最早是纪念介子推的。当然,也有很多人认为是清明节。

第二个,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

屈原这个历史人物,最早出现在《史记·屈原列传》中。在此之前,没有屈原这个人物记载。据闻一多考证,把屈原和端午节捆绑在一起,是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中才出现的。

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在这一年五月五日这天投汨罗江自杀。在此之前,屈原被楚王贬黜政治中心,相当于流放到了江南地区。

为此,楚国人驾驶小船,但却没能在波涛汹涌的泪罗江上找到屈原。由此,形成了赛龙舟。另外,为了不让蛟龙吃掉屈原的尸体,就投了米等很多食物。后来就形成了粽子。

第三个,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

伍子胥是楚国人,后来因为楚国要将他全家灭掉(父兄均为楚王所杀),伍子胥就逃到了吴国。后来和孙武成为好朋友,差点灭掉了楚国,并将楚平王尸体挖掘出来鞭尸。

吴王阖庐死后,吴王夫差即位。在吴越争霸之中,吴军击败越国,越王勾践请和。伍子胥建议,斩草除根,但夫差一意孤行同意议和。随后,越国使用离间计,收买奸臣,最终夫差赐死伍子胥。

死前,伍子胥说:我死后把我眼睛挖出来,放在都城东门上,看越军灭吴。夫差大怒,将伍子胥尸体装在皮革袋子里,在五月初五投入大江。后人由此端午纪念伍子胥。

第四个,勾践(约前520年―前465年)

勾践,姒姓,又名鸠浅、菼执,夏禹后裔,越王允常之子,春秋末年越国国君。和吴国争霸失败之后,在范蠡的辅佐下,经过卧薪尝胆,越国很快恢复实力,最终击败吴国。

在恢复实力过程中,越国做了很多事,充满了阴谋和智慧。但有一条是:以划龙舟来操练水兵。这么做是不让吴国发觉越国练兵的动机。《越地传》中对此有记载。

由于勾践练兵采取的划龙舟的方式,而如今端午划龙舟比赛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项目。因此有人说,端午这个节日,也是为纪念勾践而设立并沿袭的。

第五个,曹娥(130—143年)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遮天投江自杀。没想到,五天后曹娥抱出父亲尸体浮出水面,世人惊奇。

当然,还有一种说法是,曹娥父亲曹盱,在五月初五迎伍神(伍子胥)的祭祀活动中溺于舜江。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二十二日也投江,五日后曹娥的尸体抱父尸浮出水面。

但不管哪种说法,曹娥都被神话了。曹娥所住之村镇即更名为曹娥镇,舜江被改为曹娥江,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还有著名的《曹娥碑》一文作为佐证。五月初五就变成纪念曹娥的节日了。

第六个,周处(236—297年)

周处是江苏宜兴人,三国东吴末年西晋初年人士,“浪子回头金不换”、“周处除三害”的典故,讲的就是他。年少时,被称为“第三害”;后来努力向上,称为国之栋梁。

史称,在西晋时期,周处先后任新平太守、广汉太守、楚内史、散骑常侍、御史中丞等职,工作勤勉,刚正不阿;得罪权贵,被派往西北讨伐氐、羌等族叛乱,遇害于沙场。

值得重视的是,“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名臣周处的《风土记》,这本文献成了现代人们查考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习俗的重要参考。因此,有人认为现在的端午节,也是纪念周处。

端午节吃粽子代表什么寓意

1.寓意中举

在古代的时候,想要出人头地,就一定要参加科举考试,并且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也叫做中举,中举之后就可谋得一官半职,能够取得事业上面的成就。因此在端午节的时候,家家户户吃粽子,其实有一举高中的意思,因为粽子的“粽”和“中”谐音,所以端午节会吃粽子,尤其家里高科考的人,一定会吃粽子。

2.光宗耀祖

在古代家庭显赫,如果有一些政绩的话,是能够光宗耀祖的。而粽子的“粽”和光宗耀祖的“宗”是谐音,有些相似,所以希望吃了粽子以后,家族的人能够获得一些成就,一些名利,能够做到光宗耀祖。所以端午节吃粽子,不仅是品尝它的美味,更重要的是取个好兆头,希望吃了粽子之后,能够带来好运,能够有所作为,能够光宗耀祖。

3.纪念伟大诗人屈原

端午节的由来就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当年屈原因为国家灭亡所以就投江自杀了,非常的悲壮,世人也觉得十分可惜痛心。为了能够纪念这个伟大的诗人屈原,于是家家户户都用粽叶和糯米包成粽子投入江中,让鱼儿去啃食,这样就不会侵害屈原的尸体,保护屈原的躯体。所以端午节这天大家都会包粽子吃粽子,来纪念先人。到了今天仍旧不会忘记祖先的付出。

1230575